'
Copyright © 2017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版权所有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主页 > 新闻动态 >

水墨为上--书法艺术的当代文化情境

2013-01-27 19:23    文章来源: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浏览:
书法在今天面临着一个没有实用意义的现实。书法生存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待书法艺术的观念也随之改变。书法艺术如何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获得进一步生存的空间,关键在于人们对书法本体性的正确认识。
 
一、日本书法艺术的生成及发展特征
 
书法艺术的生存和发展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及人文思潮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书法不是日本本民族的艺术,它来自中国,可以说是中国式的书法。况且,当初日本人引进中国的书法也不是基于文字的实用目的,而是中国书法艺术特有的魅力使日本朝野上下为之倾倒。也就是说,书法在日本一开始就不是作为实用功能的文字来看待的,而是以纯粹的欣赏为目的,是以艺术的角度和立场去被认识的。失去实用因素的日本书法,是拿来的、速成的,它绕过了实用文字的纠缠,使日本人一接触中国书法就直接进入了书法艺术的本体轨道,即书法的追求、书法的研究状态均是在书法艺术的本体内核中进行的。这样一来,它比中国书法的进程至少节省了千余年的时间。
形成日本书法这一特点的关键是日本在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接受中国书法艺术这一外来文化的事实。同时,充满民族自尊心的日本人也没有将中国书法原版搬到日本,而是经过了吸收、消化、改进,在汉字书法民族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以寻求书法艺术在日本的生存能力。在没有文字实用功能的制约下,日本人把书法艺术视作体现自己民族精神的情感对应物,尤其是日本的墨迹书法、少字数派书法及装饰纸的应用,均在视觉形式因素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实践且极大地拓展了书法艺术的表现空间。这不仅使中国书法艺术在异国能够生存发展,而且还大大地加速了书法艺术现代化的步伐和走向世界的进程。日本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的书法成就,使我们中国人在学习研究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不得不思考其中的缘由。因此这里的着意点不在于介绍日本书法这一简单的层面,而是试图通过对日本书法艺术在没有实用功能的文化环境下是如何生存发展的研究,透视出中国书法艺术在当代文化环境下如何生存及发展的前景,加速中国书法的现代化进程,使书法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在新的时期焕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魅力。
 
 
 
二、当代中国书法面临一个没有实用意义的时代
 
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现代化阶段,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历史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这一发展变化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面临生存的危机,尤其是中国书法这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下孕育生长的艺术,处境更是每况愈下,传统文人士大夫的书法状态已一去不复返了。钢笔、电脑的相继出现,体现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与提高,但它们对中国既古老又传统的书法艺术又意味着什么呢——毛笔书写已彻底退出了实用舞台,这是中国书法史上一次重大的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字的毛笔书写在中国失去了实用功能,即我们同日本人一样进入了一个书法无实用意义的时代。这一现实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生存、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退出实用舞台的书法艺术还能不能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这就让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角度做出科学的研究。文字作为一个民族语言交流的工具,既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又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汉字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其生成、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以特有的聪明智慧使我们的文字既没有朝着象形的方向发展,也没有形成拉丁文式的符号,而是形成了抽象的方块字。毛笔这一独特的工具使得汉字书写在满足了实用功能的前提下,形成了可供欣赏的独特艺术。经过各个朝代书法家的努力研究与探索,书法艺术逐渐臻于成熟,使汉字的毛笔书写成为能够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形式。
 
 
 
三、传统书法艺术是伴随实用书写功能而生成发展的
 
王羲之、颜真卿、怀素、张旭、苏轼、黄庭坚、米芾、徐渭、傅山等,这些为中国书法史添砖加瓦的显赫人物做梦也没想到,书法在今天竟然告别了实用舞台。书法摆脱了实用的包袱,轻装上阵,在艺术的自由王国中遨游,这是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几千年来,书法是伴随着实用书写而生成发展的,即汉字书写的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审美性是第二位的。例如素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序》不过是王羲之在文人士大夫雅集时兴之所至而写的一则普通的记事序,其布白完美、结构精巧、点画富于变化,手法的清丽及通篇的韵律构成了完美的乐章,韵味无穷,让后人百看不厌。可以这样说,王羲之未想过让此作成为后人习字的典范,因为它只是因雅集气氛的感染有感而发的文字记事而已。而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实用功能之下完成的汉字书写,却成为了传统书法的经典之作。我们再看这篇感天地、泣鬼神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也不过是颜真卿为追悼侄子而书写的一件手稿,它将颜鲁公因失去侄子而导致的悲痛心情倾注在文稿之上。可以说,颜鲁公书写此文稿时并非让人当作书法作品去欣赏,而是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其文字的内容是第一位的。因此说,不论是“天下第一行书”,还是“天下第二行书”,它们均是在以实用为目的的前提下完成的,正因其实用性才有被社会记载、欣赏、保留的价值。就像中国的故宫一样,作为帝王生活、执政而建造的宫殿具有实用价值,其匠心的设计、精湛的工艺又使之成了不朽的建筑。而今封建王朝一去不返,但故宫却因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仍然为后人所欣赏。
 
四、当代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
 
当毛笔书写汉字退出实用舞台时,书法即完全失去了实用价值,这就给我们当代书法家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当今的书法艺术状态再沿着古人走过的路行进,是否还行得通,也就是说我们的书法艺术同日本一样面临着一个毛笔书写没有实用意义的时代,传统的书法观念对我们是否还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书法生存的情境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书法的认识观念也有了根本的变化。古时写字就是书法,实用与艺术平分秋色。书法是古人书写交流的形式,是人生品格的标志,是消遣娱乐,是书斋里的雅玩。而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是艺术学科,是中国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艺术已具有造型艺术的色彩,要讲形式、趣味、笔墨,要有构思、有立意,要由案上书变成壁上书,要走进展厅、供人欣赏,这就是书法艺术在当下的时代特征。
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从思维观念到书法实践都与古人有着天壤之别,这就提示我们,传统观念下的实用书写已经不能适应突飞猛进的快节奏的社会发展。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书法艺术将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艺术形式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展示其自身的魅力,这样才能使我们今天的书法艺术获得生存的空间。回顾我们的书法史不难看出,书法的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文化模式也得改变。王羲之是魏晋风范的代表,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是适应唐代尚法思想的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米芾是适应尚意书风的时代骄子,徐渭、傅山是明清社会变革阶段雄肆之风的代表。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当代书法家需要转变思想观念、构筑自己的理论支点、把握时代节奏,使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成为时代精神的化身。
书法艺术同一切造型艺术一样是观念先行的。书法的艺术实践是在先进的观念下进行的,是大脑指挥笔,而不是脑受制于笔,它决定了书法艺术发展的方向、艺术的文化含量及艺术品位。时代的发展变化在对书法艺术提出前所未有挑战的同时,也对当代书法家的艺术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说当代书法家的标志是要集创作、理论于一身,一位优秀的书法家首先要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或者说一个没有理论体系的书法家不可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书法家。书法作品反映了书法家对书法的认识,在这方面,日本人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脱离了文字实用功能的日本书法最终将研究的中心集中到了书法本体性的追求上。这种对书法本体性的研究与追求使书法获得了在没有实用功能前提下的生存与发展的可能;站在书法艺术的立场上,将可阅读的文字变为可欣赏的文字,将文字符号转化成心灵迹化的精神性视觉符号,从而完成了传统古典书法向当代书法的转换,使书法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我们以纯粹的书法立场对书法作出定位——书法是艺术的,是视觉的,属于造型领域的范畴。传统书法中的实用与艺术欣赏这对“夫妻”在一起生活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因钢笔、电脑的影响才“离异”,各自获得自由后,书法的艺术性又“嫁”给了视觉艺术。中国有句俗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就使得书法的观念、意识等思维活动要遵守视觉艺术的规范与审美要求。书法进入视觉艺术的宫殿就要给它穿上视觉形式特征的服饰,恪守视觉艺术的审美观念,如此才能与社会、时代和谐统一。这是书法的时代特征。
 
 
 
五、坚持书法艺术的本体性,使书法获得形式生命
 
经过几千年的验证,“书画同源”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书与画这对姊妹艺术同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它们既同源又同归。它们使用着同样的工具——笔、墨、纸、砚,具有同样的抒情表意的审美特征,有着相同的文化精神和宇宙观,具有相同的思想渊源和审美情趣,都以老庄的哲学为思想基础,都以古典和谐美为最高理想……书与画经历过“书即是画,画即是书”的合一状态;由于功用和造型的对象不同,它们在历史上也彼此分开过。而今由于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书与画又走进了造型艺术的大家庭。
其实书法与绘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界限,只不过是造型的对象不同,表达的方式不同。在如今的美术学院中,书法篆刻专业是与绘画同等的学科。古代书法不必研究造型规律,而今天的书法则必须要学习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从而使书法获得形式生命。因此,我们在进行没有文字实用意义的书法创作时,要保持书法的本体性,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创作出可欣赏的文字。
书法的本体性首先要保证线条的艺术性,它与文字结构是书法艺术的两个基本成分。线条反映的是书法本身的艺术性,也就是说书法的艺术性主要是由线条、造型体现的,这就对抽象的书法线条的内涵和表现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书法之美在于高质量的书法线条对汉字所作的抽象表达,这也正是书法的本质所在。“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一语道出了书法艺术的真谛。其次,书法要遵循中国艺术的总体精神——写意精神。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说:“意,先天,书之本也。”书法是一种极为抽象的视觉艺术,它不直接反映客观事物的外部形态,而是以象取意,经过书法家的消化,转换成书法艺术特有的语言符号,透过其外部形式折射出其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表达书法家的情感。文字的实用功能不存在了,文字的载体性使得书法家的主体意识得到加强,文字的客体意识反而降低了,也就使得文字的视觉形式得以强化,文字的可读性被削弱。再次,书法艺术要保证其自身的规范,这是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前提。书法艺术文字的实用功能隐退了,但其文字的可视性还是存在的,汉字的结构不可丢掉,书法必须是书写汉字而非描摹、制作汉字。书法艺术既强调字的结构美,又注重书写的过程美,就像舞蹈艺术一样,在时间的制约下快速完成一系列造型动作,呈现出外在节奏与情感节奏的同步。美术字虽然也是书写汉字,但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因为美术字不具备时间因素的书写性。前卫书法有艺术性但不写汉字,即为抽象画,它已超出了书法的本体范畴,很难维持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毛笔书写虽然退出了实用舞台,但同时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使书法的本体意识得到了回归,使我们对书法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回顾中国书法史上几次大的艺术变革,呈现出一张很有意思的时间表:从书法在魏晋时期的自觉,到大约五百年至一千年后的宋代尚意书风,之后经过大约五百年到一千年后的明清表现书风,又经过约五百年到一千年就是我们生活的年代,它很可能成为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继自觉、尚意、表现之后的又一种风格、又一座丰碑。相信经过当代书法家的不懈努力与探索,一定会创作出时代的精品,无愧于时代的重任。
(作者:肖培金)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动态 聘任系统 创作研究 创作基地 学术论文" 网上报名 创作中心 聘任查询 聘任要求"

认证程序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
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
 

主  任:王慕石 

认证程序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的唯一以“文化艺术”命名的普通本科艺术院校,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经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批准,于2017年11月挂牌成立,该中心隶属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是以书法文化艺术研究创作为核心的艺术性科研专业机构,以弘扬和促进中国书法文化研究发展为目标的非盈利性机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秉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服务于我国的书法文化艺术事业,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书法文化艺术研究、创作、教育基地。

热点推荐

  • 唐伯虎早年真迹现身美国
  • 282幅年画展出 浓浓年味尽
  • 乡愁:中国人的故乡是母
  • 耀江影视传媒集团董事长
  • “键盘乐六百年”今收官
  • 楚剧再进人民大会堂 夏青
  • 人大教授:撤销中国书协
  • 繁花不谢流水不停:金宇
  • 书法圈中怪相频生,“盲
  • 水墨为上--书法艺术的当代
  • 百度关键词: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创作中心、中国书法研究、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汤用彤国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研究所、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书法文化研究创作中心、
    百科